实验室或检测机构为了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,增强实验室的信心,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,通常会在两次设备校准检定周期中对设备进行核查。即设备的期间核查。

RB/T 214 2017和ISO/IEC 17025 2017也对期间核查有相应要求,具体如下:

RB/T 214 2017 4.4.3 设备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结果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或计量溯源性有要求的设备,包括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等辅助设备有计划地实施检定或校准。设备在投入使用前,应采用核查、鉴定或校准等方式,以确保其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。…

ISO/IEC 17025 2017 7.7确保结果有效性

7.7.1实验室应有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程序。记录结果数据的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,如可行,应采用统计技术审查结果。

实验室应对监控进行策划和审查,适当时,监控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:

a) 使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物质;

b) 使用其他已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;

c) 测量和检测设备的功能核查;

d) 适用时,使用核查或工作标准,并制作控制图;

e)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;

…….

虽然在RB/T 214 2017里,期间核查被归结到 4.4.3 设备管理,并没有像ISO/IEC17025一样单独提出要求,但是其目的也是为了确保结果的有效性。

那儿我们应该怎么考虑期间核查的频率呢?

其实如果仪器设备稳定性较好,一年安排一至两次期间核查即可;若使用频繁、稳定性较差或仪器设备已接近寿命期限,则应增加核查的次数,特殊的设备可安排多次核查。

一般哪些设备需要期间核查呢?

我们在做设备的期间核查计划的时候,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因素:

易漂移、老化、性能不够稳定或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。
使用过程中有出现疑似问题或数据存在问题的。
有维修、借出返回或转移记录等情况的。
新购置并初次使用、不能把握其性能或接近寿命期限即将报废停用的。
有较高准确度要求的关键检测设备。

当然,设备的期间核查可远不止这么多内容,像期间核查的程序控制、期间核查的方法,对于保证结果有效性和做好设备管理工作,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,我们将在后续给您讲解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